清酒,與大多數的酒類飲品相同,在進行品飲時不外乎進行「觀其色 聞其香 品其味 」這三個步驟 觀其色,就是觀看酒的顏色,並且初步判斷這隻酒的狀況是否良好 聞其香,就是嗅聞酒的香氣,也可由香氣中判斷這隻酒是否劣化 品其味,就是品嘗酒的味道,再從中確認這支酒的各種味道的強弱及是否平衡 許多人,會在品飲的同時進行品飲記錄,以便日後回想這隻酒款的特色 而認證資格機構在品飲時也都會使用特定的品飲表格,來協助學員系統化的記錄各個酒款 目前清酒主要的資格認證機構 WSET 以及 SSI,是使用怎樣的表格呢? WSET的 SATWSET所使用的系統化品飲方式為 SAT (Systematic Approach to Tasting®) 這一套邏輯性,有系統的品飲表格,是WSET所登記的著作權財產 這代表著不能隨意使用嗎? 其實,在WSET的網頁上有著這樣的說明 Copyright Wine & Spirit Education Trust, WSET's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asting® may only be reproduced with the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WSET. This is usually free of charge. For more information, including terms and conditions, contact wset@wsetglobal.com. 簡單來說,如果要複製使用這套品飲表格的話,必須要經過WSET的允許才可以 通常都是免費使用,不過詳細的使用條件就要跟WSET聯絡啦! 這套系統,不外乎還是著重「色、香、味」三個部分,以及最後的總結 對於清酒的品飲時所注重的條件有興趣的人,可以自行參考WSET網頁上的資料 (英文) 為了瞭解這套系統,基本上都會經過WSET所授權的講師進行授課及說明 因此,如果想要自行學習並應用的朋友,要自己注意著作權的問題瞜~ SSI的品飲記錄表SSI旗下對於清酒有多種不同程度的認證 針對一般消費者/愛好者的SAKE Navigator 針對酒業從業人員/餐飲業者的唎酒師/國際唎酒師 以及強調清酒/燒酎品飲能力的唎酒師進階資格:酒匠 針對不同的需求,雖然主要還是評斷「色、香、味」三個部分,不過所使用的表格就會因此有所不同 (這個部分應該沒有版權問題,所以就在這邊做一下簡單的說明啦!!) SAKE Navigator基本上SAKE Navigator並沒有制式化的品飲表格,不同的講師可能會使用不同的表格 不過SSI系統的特色之一,就是「薰/爽/醇/熟」四大分類 因此,在記錄品飲表格時,除了色、香、味之外,判斷薰/爽/醇/熟就是這個階段的重點 唎酒師/國際唎酒師唎酒師/國際唎酒師的主要目的提升酒業從業人員/餐飲業者的酒品銷售能力 品飲筆記所紀錄的內容也因此而詳細了許多 除了色、香、味以及薰爽醇熟的分類外,還會記錄酒款的特徵以及適合的提供方案(杯型、溫度、料理...等等) 酒匠酒匠所使用的紀錄表格,基本上與唎酒師所使用的類似,不過在香氣以及口感的部分會有更詳細的具體描述 除了品飲表格的記錄,酒匠還會用利用兩種工具,來記錄酒款的特色:定位圖(POSITIONING MAP)以及同軸圖表 其實在唎酒師的教材當中,就有提到這兩項工具 但是,在沒有大量的品飲經驗前很難應用這樣的工具,因此在唎酒師的訓練中比較少強調及說明 其他品飲記錄表看了上面的敘述應該可以知道,品酒紀錄表並沒有固定的格式
品飲記錄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日後回想起酒款的特色,因此,可以有各種不同型態的品飲記錄表 甚至還有人利用作畫的方式,來進行品飲記錄(不過是葡萄酒就是) ⇒The Art of Wine Tasting Notes 此外,也有因為特定目的所製作的品飲記錄表 例如日本的全國新酒評鑑會,所使用的表格,就不是強調各種香氣口感的強弱,而是著重在酒的品質 對你而言,哪種品飲記錄表是最實用的呢?
0 Comments
|